发新话题
打印【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】

[语文(阅读)] 呆读"ai"还是"dai"

呆读"ai"还是"dai"

前几天,和朋友闲聊间,听到朋友将“呆滞”读成“dai zhi”,立即予以纠正,告知应读为“ai zhi”。

认真的朋友回家查阅了字典(应该已经不是最新版本的了),隔日告知除却“呆板”还读作“ai ban”,其他均作“dai”。

之后,我再去查阅家中的字典,在最新版的字典中发现,现在已经再无“ai”这个读音,而统一为“dai”。

近日,又去网上查阅,了解到前段时间,确也有过关于这个字读音的讨论,例如雅虎知识堂中,多次有人提问“呆板”读什么时,大部分的回答也都“ai ban”。

在众多的关于这个字的讨论中,选择一段比较经典的摘录如下:

有人说,语音的特点就是“习非成是”。这话不假。前一阶段大家都因“呆dai”“呆ai”二字语音合并而议论纷纷。这二字原来的意义是有差别的。ai是死板,死心眼的意思;dai是发愣,精神不正常的意思。一个人死板,不一定发愣;一个人是呆子,看问题可不一定死板(多数时候,他不看问题),有时候呆子还会突发奇想。可是“呆子”是书面上常见字,ai是口语字,现在的读书人又不常说这个词,最后dai 的音就战胜了ai 的音。(读书人也不见得不说ai,我有一回在课堂上听见周祖谟先生说,“看问题也不能太ai了。”而且周先生的发音前面还带有声母ng。不知道是北京话的底层还是周先生特有的地方口音。可惜一代鸿儒,转眼之间就不在了,求教无门。)dai、ai合一是最近刚刚发生的事,众情汹涌。有些是历史上的事,人们也就安之若素了。举个例子来说,“三分之一”现在大家都读“fen1”,其实这个字本念“fen4”,浊声母。吴语区的人大概还能分出来。意思是三份儿里的一份儿。现在大家按“分”理解,好像也讲得通,然而终究不能那么妥贴。不过硬要讲妥贴,也未免太ai了;可是全然不去动脑筋,不就成了“呆子”了?(我没有责怪的意思——难得糊涂,也许是一种大智。)
“习非成是”也不是说故意乱念就可以,这与契机有关。其中最重要的是力量对比。寡不敌众,优胜劣汰。从前,李白念李bo2,它怎么能顶得住白菜萝卜,白布红旗。李“伯”也就只好让位于李白了。“朴”字的音,按语音折合该念“po”,现在大家都念“pu”,这是无可奈何的事。况且这件事是由来已久的。觉韵的这几个字到了宋代的《集韵》里就多数有了屋韵的异读,甚至连“朴”(简体)也有了屋韵的读法。所以现在还想复辟旧音,也就太ai了。

倒也不是心有不甘,不过,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时候确实教读“ai”,现在既然统一为“dai”,我们是不是也得与时俱进一把,要不然孩子问起来,教读“ai”,反倒让孩子耻笑我们误读了。.

TOP

dai zhi 一直这样读的。.

TOP

dai.
我一直这样读的,普通话考试里也不读AI的..

TOP

呆板
读"ai "

有专用性的!!.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sunnysh 于 2007-8-9 15:17 发表
呆板
读"ai "

有专用性的!!
楼主的意思是说,现在并轨了,只保留dai这个读音了。
个人并不赞成这样
很多文化的积淀,就在这样的简化中,没了.

TOP

现在的问题是"习非成是"

我们国家搞语言文字改革的人已经把这"dai"定为"呆"这个字的唯一读音,并在"呆"字注解的最后明确标明不再读作"ai",我们的不赞同又有谁会理睬.

"名符其实"在"习非成是"中变成了"名副其实","唯一"变成了"惟一"......

"再接再厉"估计很快也要变成"再接再励"

我们除了无奈,还能够坚守多久.......

TOP

发新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