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新话题
打印【有10个人次参与评价】

当个加拿大人不容易:4成收入在交税

当个加拿大人不容易:4成收入在交税

加拿大右翼智库菲沙研究所(The Fraser Institute)声称,加拿大家庭所缴纳的税款,比他们在食品、住所和服装上支出的总和还要高。但有经济学家表示,虽然50年前税款佔收入的比例较低,但当时所享受到社会福利项目也较少。如果大家希望减税,是否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福利减少?


\"\"

菲莎研究所的研究称,2013年加拿大人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为77,381元,而平均缴纳的税款为32,369元,佔家庭收入的41.8%。而加拿大人在食品、住所和服装上的花费佔收入36.1%。

该机构称,在1961年加拿大人平均家庭收入为5,000元,以上三项主要家庭支出所佔的比率为56.5%,所缴纳的税款佔比例33.5%。

以上所说的税款,包括了联邦税、省税和当地政府税收,具体项目包括入息税、工资税(payroll tax)、健康税、销售税、物业税、燃油税、车辆税、进口税、酒类和烟草税等。

研究表明,从1961年以来,加拿大家庭税额增加了1832%,而与此同时,在住所上的支出的增长幅度为1375%,服装支出增长620%,食品支出增长546%﹐所以税收的增幅﹐比生活所需各种物品都要高。

菲莎研究所的经济政策专家拉曼(Charles Lammam)表示﹕「在过去的50年中,税款额度增加的幅度,比基本生活成本支出增长更快,所以税款比任何单项家庭支出,都更吞噬家庭收入。由于更多的收入被政府拿走,家庭只能收缩其它几项优先支出项目,包括教育、退休和偿还房屋贷款。」

根据以上研究结论,大幅度减税的诉求就成了呼之欲出的答案。但满地可银行经济师陈蔚纯博士提醒大家,加拿大的税收是取之于民也用之于民,是否减少税收应通盘考虑。

「从1961年到现在,税款佔家庭收入的比率从34%增加到42%,50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,这个增幅很大么?」其次陈蔚纯指出,上述报告仅指出2013年的税款佔比高于1961年的水平,却没有列举比较双方的税项是否相同。「1961年的时候,是没有健康税的,现在虽然有了这个税种,但我们也多了全民医疗服务。以前是没有CPP的,但我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。还有儿童福利等,这些菲莎研究所都没有说明。」

经济师﹕减税须削现有福利

陈蔚纯表示,目前加拿大国民的社会福利状况比1961年有更大的改善,而福利的资金来源不可能凭空而来,只有靠增加税收。如果要减税,国民是否愿意接受现有的福利被削减?

「1961年至今,服装、住房和食品等基本生活开支佔家庭收入的比重,下降了20%,而这减少的部分,并没有都转去缴税。50年前大家的收入都不高,没有多少钱去考虑养老、购买奢侈品、旅游和娱乐等的支出,而现在生活方式更多样化,大家应注意这一点。」.

附件

c.png (634.47 KB)

2014-8-14 10:29

c.png

TOP

Rank       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        Population        Median Family Income
1        Ottawa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1,236,324              $94,700
2        Calgary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1,214,839              $89,490
3        Edmonton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 1,159,869        $87,930
4        Regina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210,556             $84,890
5        Oshawa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149,607             $82,270
6        Saskatoon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60,600            $80,570
7        St John's, NL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196,966             $78,210
8        Victoria, BC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344,630            $77,820
9        Kingston, ON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 159,561            $77,140
10        Kitchener-Cambridge-Waterloo CMA        477,160        $77,040
11        Hamilton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721,053        $76,730
12        Greater Sudbury CMA    160,770        $76,710
13        Halifax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390,096        $76,500
14        Quebec, QC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765,706        $76,450
15        Thunder Bay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121,596        $75,640
16        Winnipeg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730,018        $72,050
17        London, ON CMA             474,786        $71,840.

TOP

算起来,米国的各种税加起来也有收入的4成了,可还没加拿大的福利, Median Family Income 比加拿大的低。.

TOP

我从我自己收入和纳税的情况看,在上海时缴纳的税率最低,在米国缴纳的税率最高。如果把消费税算进去,应该是加拿大的税率高于米国。.

TOP

加拿大人的鸵鸟应对方式:主动让政府在薪金中多扣税,第二年报税时政府退给他万多元,他高兴得好像拿到了奖金。。。

其实他是免息给政府借钱啊! 不过我不忍心告诉他这些,因为他如果不这么做,那些钱也早就花光了,还可能没钱还税呢。

median年薪8万多,这个数字对大多数人来说意义不大,因为每个月到手的实际上的只有5千而已,我们的数学本来就不好,这么一来就更糊涂了。

(年薪8万=月薪5千)习惯就好,(报税以后还有钱拿)高兴就好!反正数学不好的人比较容易开心,适者生存的情况下开心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。。。

所以,我在加拿大,你离开了。.

TOP

福利还是好很多的,比如医疗很多疫苗和体检项目我们这里都没有的,小孩子教育之类的就更好了,当然如果没有小孩就享受不到了。.

TOP

医疗比如大病去国外做手术的费用还能报销一部分,我们这里肯定不能报销了得全自费。消费税是比较坑爹的,但是超市里买基本生活物资是不交的,总之我认为收税或退税的法律依据性还是比我们强的,中国交得少,企业大约25%吧,但其实既不考虑家庭抚养的人口又不考虑时间变化因素,比如一个人收入高时统一扣掉了税,失业了也不给退,机制上还是不太公平合理。也有人算过一笔账,很多企业被重复交税了,后果就是其实员工拿到手的本就打了很大折扣。.

TOP

加拿大有RRSP,米国有401k,国内有补充养老金。

RRSP, 401k都是税前的,这个很合理。

我忘记了以前在上海时,公司给员工缴纳补充养老金时是不是税前的,好像是税前的。但我们公司给员工的年金(算作养老用的),是税后的,这个我记得很清楚,我今年3月回上海就是拿我的银子去了
补充公积金是税前的。想起来,我还有公积金没取出来呢,咔咔!跟见到个漏掉的钱包似的  

在米国这里,除了公司和个人每年往401k里放限定数额的钱, 公司提供的health insurance,就没别的福利了。而工资薪金缴纳的税38%之多。年度报税后,基本退不了什么银子。话说,今年退了我们不到3千;明年估计还得补缴税,因为家庭投资收益增加了些。而且,每年一大笔房产税等着你缴。这不,8月开学前又要缴一大笔房产税 压力山大!


我在想,虽然在米国家庭收入从货币上说比上海时增加了几倍,但一笔庞大的税扣掉后,感觉并没比在上海富裕多少 而在米国的职业压力,失业压力远远高于上海。.

TOP

同感.
活着都不容易.以澳洲来说,水电煤用贵,不用也贵,connect , disconnect都要收费.
宽带一个月75刀,还不是unlimit的那种.抵上海一年了.
坐个公交火车的, 不算汇率和上海差不多了.但是工资没有上海的6倍..

TOP

回复 9楼YXY323 的帖子

要不楼上的全搬回中国,我们换换?.

TOP

回复 9楼YXY323 的帖子

呵呵,想起我在加拿大时,煤气换一个plan, escape fee掏了780刀!心疼得我 结果也没怎么用新的省钱的plan,我们就搬家了

米国这里设施费用整体比加拿大便宜,宽带一个月50刀不到。
我估计澳洲和加拿大情况类似,人少,基数小,什么都贵。.

TOP

等我家熊孩儿上大学了,如果我能在上海找到份工作的话,回去是可行的。
抑或到时候,我搞不定身份,有没有工作,我都得回去,呵呵。

其实,没什么大不了的,经历这么多的苦难和折腾,再多一点折腾就再多一点呗.

TOP

澳洲不仅公共事业费贵,物价也贵。比加拿大要贵很多。想买台笔记本,亚马逊一查,竟然比澳洲便宜40%.  国外生活成本的确很高。也想等孩子上大学了回流了。.

TOP

叹!人生是围城。想想可以,做难。
电子产品是美国的,当然澳洲贵,澳洲才多少人,没多久火车就维护一下,当然贵。等把火车上座位拆了一半,天天像上海沙丁鱼一样坐车,会跌的。看看你们三文鱼,牛肉才多少钱(在加拿大羊肉比你们贵更多)?还有水果,便宜的让小女在上海可以忍住不吃樱桃,三文鱼,牛排,她说这三样你们那里太便宜了。
加拿大比米国贵了点,可人活得比米国悠闲,你慢我慢大家慢,你看看孩子们学业就知道了,冬天爬进办公室先要暖半小时身体才缓过来,女儿说加拿大人可以和北极熊比。
米国节奏快点,压力大点,可机会也多,当然商品更丰富。
天天在想回来,等回来,下飞机上厕所一看这么脏,没卫生纸开始有些不习惯。上旅游景区更好了,坐缆车排队己不习惯人贴人战术。天!我毎回提前通知技术要邻,没用 至少多排半小时。只好亲自推。太多太多的细节己不习惯,甚至于对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和车看了头晕。最后又逃回去了
  见过太多回来的人,都一样。
  所以安慰你们,人生每一段都很美。就像冬天,女儿每天看好空气指数,然后带个防毒面具出门,我说这种经历那帮在国外的假洋鬼子小朋友享受不到的,其实也满好玩。欢迎加入.

TOP

十分理解海外华人感受,没有别的意思,只希望大家每天快乐,享受当下。
因为我曾是你们中一员。
  当各位还在移民时,我己玩了一圈回来了。理由很简单:抱怨 。而且我们夫妻俩一得性。我说走就走,飞回来了。我先生来一句:谁怕谁。也飞回来了。然后所有人傻眼了。我们在国外的车及一切物品是朋友帮忙处理的。当年的朋友如今都生活的稳定了,我们也在上海稳定了。
   年少轻狂。
    后来成熟了,懂事了,跑哪里都不抱怨了,哪怕山区,上厕所,如果不小心会掉坑里的地方。也对女儿说:享受当下,希望你看见生活中的美,这样人生才好.

TOP

回复 15楼YY1256 的帖子

能甩手就走,是一种洒脱!

到我这样奔五的年龄,不安顿好孩子,我都不敢考虑我自己.

TOP

下个月17日就是我们出国整6年了,我每年在9月17日前后,都会想着当年我们一家三口从浦东机场离开的场景。这六年过得太快了,折腾,工作和家庭都在折腾。搬家买房,孩子转学,公司裁员并购,等等,都没消停过,而且还会折腾下去~  好像,就是我们做的 product line一直在持续着,才才,万幸的就是这一点,因此,我才能活到今天

最近工作忙死,压力特别的大,可能也因此比较消极一些 忙过这段,可能又看什么都是阳光灿烂了,呵呵。.

TOP

回复 15楼YY1256 的帖子

洒脱的心态和生活方式,赞一个!
生活就是各种不同的尝试,所以有围城情节。就想你说的,做起来未必那么容易。出来两年,这个夏天回国,感觉就是两头不着地,飘在那里...... 哎!.

TOP

回复 17楼pp_dream 的帖子

但是你在如此的折腾中还能在旺旺上保持较高的活跃度,把信息和快乐给了我们这些上海的看客,说明国外的生活没有让你淡化对母语的眷恋,更没有把你在网上分享信息的闲情剥夺掉。最累的人累得没有自己的时间,心里苦但是来不及说或者不知从何说起。从这点上看,你还是活得不错滴。.

TOP

回复 19楼人间桃源 的帖子

工作用英文思考,跟同事英文交流;但自己的内心世界肯定是中文思考,这个我是无论如何不会改变的,也不可能改变的

说个有趣的现象,每到周一,我的英文思考力就下降一些,因为周末基本是属于中文的;而周一起,英文思考力渐恢复,因为每个忙碌的工作日里,若干个小时是和同事一起倾力忙碌,讨论/争执/开会,中午大家午饭聊天。
这样的生活其实特别简单,所以虽然累半死,但还是很愉快的。所做的工作有挑战很有趣,周围同事都一群nerds,友善单纯,也常有捉急的时候,还好我在工作中性格稳健

这些年一直在旺上码码字,坦白说,是我自己的一种宣泄,因为所思所想有时需要一个output。而我output同时,还能获得各位的input,有交流是很开心的事.

TOP

回复 20楼pp_dream 的帖子

PP麻麻,你要继续宣泄哦!否则阿拉要么劲了   原因嘛,首先像你这样折腾的,而且折腾得不错的麻麻不多,其次很少有这样的麻麻对旺旺、对国内的事情继续保持热情滴!.

TOP

回复 21楼nightingale2013 的帖子

我跟海外华人可不一样,我没有身份,而且大半辈子都在国内过的,怎会对国内的事情不关心 况且,身份搞不到的话,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回去了,所以务必与时俱进呵.

TOP

回复16,18楼
不由感叹,时代不同了。当年的反面教材怎么现如今.......?
以前出去,是想拿美元换人民币回家,现在是带着人民币换着出去。

有天我朋友打电话来哭诉:夭!加拿大的房子是木头做的?我和老公吵架了,拿东西砸他。结果没砸到他,把墙砸破了。(我那兄弟独生女,我们这代人里狠角色)
心想还好,人没事。她又说:找人上门看,要50元。我们俩修了一周,把洞修大了,现在好了,没150,没人干 早知道对准了老公扔,最多躺两天。
我使劲劝她别修了,真怕把房拆了。
所以我们这些人基本上都会修房子,至今除了电我不行,刷墙,涂漆都会。家里换水龙头,弄下水U型管都没问题。
  那时猪蹄没人吃,打工的朋友问老板一元两个买来大家分。没切过,放酱油煮煮。许多个晚上切点黄瓜煮面抱着猪蹄,感觉在啃老公的爪子 鸡腿这么便宜,以为是好东西,煮了半小时,一夹,一根根鸡骨头出来了。至今猪蹄看了难受,鸡也难得吃。
  现在看看,一个个都是笑话。但人生的经历,我很快乐我所见所闻所历。所以一直磨练女儿,不希望她成娇娇女,和朋友孩子差距太大。
  当年好像没有什么论坛,每个人从这儿迁那里,今天的朋友,明天的陌客。就这样,不断地有新朋友,不断地失联。许多朋友,如今都找不到了。
  一样的年龄,不一样的时间出去,真的太多不同。总觉得在穿越。
  至于稳定,没有飘的感觉,那要把坐牢时间加个十。十五年以上才会有定下来的感觉,许多朋友都20,或奔25年了,就好了。
  对于飘的人而言,只是总总不习惯,你们根都在中国。我倒为pp小朋友担心,妈妈一次次给女儿画个大饼,可到了女儿青春期了,大饼还在天上飞。她如何有根的感觉?根又在哪里?不过我一直宽慰这种孩子,适合做国际裁判或联合国工作—决不偏心!.

TOP

回复 23楼YY1256 的帖子

呵呵,没看懂,大饼是什么啊?你是说身份?这个我跟孩子都交代清楚了,很可能在她没上大学的时候我不得不回国。真到那时候,考个寄宿中学过渡一下吧;或者到时候公司帮我过渡个把年身份(我还是很有被剥削的价值的,呵呵)。
等我孩子一上大学,我就无所谓身份不身份的了,剩下的事,交给孩子自己解决,我已经尽我所能了。这些,我对她讲述过好多次了,我想她已渐渐明白了这个事情。.

TOP

我是说身份的不确定(大人讲话,她也听到。她知道中国移民加拿大,慢慢是拿加身份,去美国,没拿到身份,她也知道)美加文化还是有差异。对成人而言,根在中国,叶落归根。对她而言:无从表述。比如问问她们:三国打仗,帮哪国?奥运会金牌,关注哪国?也许对某些孩子不成问题。而有些孩子会困惑.

TOP

回复 25楼YY1256 的帖子

我家这熊孩子,刚到米国时,她认为她自己是加拿大人;好像是过了不到一年,她就变节了。以前能英/法文声情并茂唱O'Canada,现在念叨pledge,吹/唱米国歌更熟练更认同。世界杯时,我们都支持米国队傻小子,我还一直有给Team US捐款呢,呵呵。

这算作被同化吧,生活于此,就融合于此。我家这熊孩子因为这些年一直在北美读书成长,更是融入得深,周围又都是些米国本土傻孩子。这孩子熊是熊,但社交能力还不错,个性大条,如果不是我们在家总敲打她,她更是什么事都不走心。
北美这么大,机会这么多,排外程度又算最低,相信将来她总能找到她生活的地方。 她18岁之后的事,我不去操心了,否则太累了.

TOP

孩他爸最中国化,居然说要把外孙带大了再回国养老。外孙? 咱闺女还没成年呢,外孙有的等啊。.

TOP

回复 27楼ql7788 的帖子

你们都还年轻呢,慢慢等会等到哒

我家孩她爸目前最想再养一条狗,好和我家雪橇媚美做伴。我怒:别添乱好不好?!以后搬家,两条狗狗怎么弄?

话说我家雪橇媚美最能看人下菜碟了。在我面前总是撒娇,老实听话;但对孩她爸,除了撒娇,更会威逼耍蛮;对姐姐(我家孩),她知道姐姐跟她同辈,但不敢冒犯姐姐。.

TOP

提示: 该帖被自动屏蔽

TOP

为了孩子拿个身分,大人折腾移民,一直在想是不是值得.唉,目前看来孩子没咱能干,否则根本不考虑移民.
我还是喜欢上海啊,米蒂阿加啊澳阿都太寂寞鸟.

TOP

回复 8楼pp_dream 的帖子

我以为,失业压力会更小点呢,估计这也是要看行业的吧?

TOP

回复 30楼云舞 的帖子

要耐得住寂寞才更合适出去,我就是觉得国内太吵才想出去,努力中~

TOP

回复 30楼云舞 的帖子

现在在米,加,英,澳,没有那么寂寞,那都是十几年前的情况了。这些地方的大城市,国人很多,我现在就在加,每个周末都有朋友们来来往往,生活方便,各种料理应有尽有,还比上海的放心。

TOP

每天忙得头都抬不起来了,上班跟同事们奋战,下班跟孩子奋战,哪里还寂寞

TOP

有班可上那当然不寂寞,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噢。周末想逛逛商场感受一下人气也不容易。

TOP

天朝的税其实也蛮高的,1块钱汽油5毛税

[ 本帖最后由 春夜喜雨 于 2015-1-15 12:53 编辑 ]

TOP

技术移民还好点,还有很多投资移民的,花那么多的钱到底是值不值得?

TOP

发新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