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新话题
打印【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】

[自我] 为什么要读书?想成为怎样的人?

为什么要读书?想成为怎样的人?

最近很有感慨。看见不少爸爸妈妈发贴子写自己忙碌的生活。许多爸爸妈妈的生活全都围着孩子转。

想当初,我们都有抱负。我们自己对自己严格要求,在班级里名列前茅。我们选择我们的专业同时选择着自己的未来。我们跨入大学(甚至很多是名牌大学),我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并找到一份尚可的工作。。。

但是,面临着生活,孩子和家庭的需要,许多爸爸妈妈都开始把全部心思倾注到了孩子的身上。那么当初那些奋斗究竟为了什么?我们的抱负就这么轻易地回归到了家庭?我们个人的理想呢?

那么我的孩子是否努力学习但是未来还是陷入到同样的循环?大家对孩子的期望值是怎么样的?有个家庭,有个孩子可以倾注自己所有时间和精力?我们有没有和自己的父母沟通过,问一下父母,在我们小时候,他们希望我们今后如何生活?成为怎么样的人?

欢迎探讨。.

TOP

偶在班级里不是名列前茅,也不是名牌大学,飘过~~~


再进来罗嗦一句,我总觉得你最近太累了,太紧张了,所以想得太多了,放松放松~~

[ 本帖最后由 羊囡囡 于 2006-10-20 16:52 编辑 ].

TOP

偶小时侯一直名列前茅的,偶那时只为外婆高兴.后来,成了习惯了,因为弄堂里都说,你看**家的**,人家怎么这么好....

后来,认识老公了,偶没有心思名列前茅了,后来,偶有了儿子,偶忘记要名列前茅了.现在,偶想名列前茅,没有力气没有能力了,也没有时间了.偶希望儿子能名列前茅,如果他自己不喜欢,偶只要他不是最后一名就可以了..

TOP

回复 #1 玫瑰玛丽 的帖子

答:
关于读书,小时候,不知道为啥,几乎不写作业,也混搭下来了。今天,也算是喜欢读点书,基本属于没用的那类,总胜于看电视吧,几十个台换下来不知该看啥。读读小说啥的,至少让我浮躁的心能安静一点点。
关于自己,从小就想做个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的人,也算是基本上达到了。
可是,今天孩子们的读书,WW真是让我看得心慌啊,手足无措。将来,俺家大牛说要去当天文学家,研究星星,就是不知道星星上面有没有人给他做饭吃。.

TOP

偶是一路混过来的,所以现在对孩子要求也不高,开心就好
闪先.

TOP

我也经常想与LZ主一样的问题,最后得到的结论是:造化弄人。
虽然我也想上九天揽月,下五洋捉蹩;可是人生的实质最终还是得回归到吃饭穿衣睡觉,就算是圣人一辈子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做吃饭穿衣睡觉的事情。既然如此,就让我们认真把这几件事情做好,做精彩,对得起自己这一辈子就好了。至于孩子,他当达官显贵也好,做贩夫走足也好,儿孙自有儿孙福,不要想得太多。

[ 本帖最后由 lmaggie999 于 2006-10-20 17:27 编辑 ].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羊囡囡 于 2006-10-20 16:51 发表
偶在班级里不是名列前茅,也不是名牌大学,飘过~~~


再进来罗嗦一句,我总觉得你最近太累了,太紧张了,所以想得太多了,放松放松~~

跟你一样,永远中不溜的混在当中..

TOP

回复 #1 玫瑰玛丽 的帖子

不是说了吗,大学文凭是一张车票,有了它,才能去远方,至于去的地方怎么样,倒是不一定的了.

TOP

回复 #1 玫瑰玛丽 的帖子

我想对于孩子的期望也是不断在变的。

我不知道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对于我的期望,但是我知道最近他们都是希望我能够找份轻轻松松的工作,多回来照顾他们和我的孩子。

我不是没有理想,但是我是独生女儿(算是第一代独生子女),现在父母年迈且身体不好,孩子才上小班,经常生病。 我至今没有做出任何选择,也不知道该作出什么选择? 虽然最近非常非常累,但是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是:我们真的能选择么?.

TOP

小时候一直名列前茅,单纯的理想就是将来当个科学家;之后上了名牌大学,算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;之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,给了忙碌的父母一个安慰;之后有了幸福的家,把所有的心思放在LG身上;再之后有了可爱的孩子,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了孩子身上。

已为人母才明白,当年父母对我说:“好好学习,将来当个科学家。”的含义:他们并不是指望孩子真的去当科学家,或者一定要大富大贵,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生活得顺利、生活得幸福。这也是我对我孩子的期望,不管她将来选择怎样生活,幸福就好。.

TOP

回复 #2 羊囡囡 的帖子

为什么啊?我刚才从全球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博士的晚宴上回来。晚宴十分精彩。我想人总要体验更精彩,更丰富的人生。这样才对得起自己来人世走一遭。

多看看,多体验,多吃吃,多聊聊,知道世界有多大。.

TOP

不知道....十么样的人生是我要的....

最近比较累.....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玫瑰玛丽 于 2006-10-20 22:14 发表
多看看,多体验,多吃吃,多聊聊,知道世界有多大。
还有多陪陪猫咪,别老把她扔给保姆。.

TOP

没读过几年书,一路混过来,算是30岁才有个理想。前几天遇到客户的女儿,一个非常优秀的高三小姑娘,居然和我想法一样。感叹,理想看来多半存在与未经社会污染的孩子中。而我的两个20来岁妹妹似乎对物质的追求更多些。她们理想是,象二姐那样,想买名牌就买名牌,想出国渡假就去渡假(没想到自己留给她们的全是负面影响)。我当时就问过一句话,有钱之后呢?回答:花钱呀!
理想有时和这个社会一样浮躁。我和LG都是销售,最浮躁的职业,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挣钱多寡,30岁后我们才明白,挣钱不是目的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已。希望两个妹妹不要太晚领悟才好,希望女儿不要走我们的路,以义工为职业,远离浮躁。希望今后的人生,能够为女儿做个好的榜样。

[ 本帖最后由 ql7788 于 2006-10-21 02:15 编辑 ].

TOP

提示: 该帖被自动屏蔽

TOP

.

TOP

为什么要读书呢?其实小的时候,不读书又去干嘛呢?闲着也是闲着。
说句笑话。

我小时候,老爸老妈从来不问我学习怎么怎么。甚至初三的时候,因为厌学,辍学半年多,老爸也没说什么,只是帮我找了个工厂的活干(那时候还没满十八岁,童工呀)。干了半年,自己领悟到还是读书好,就又回到学校读书。用了小半年的时间努力,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上了高中。不是有多聪明,而是自己知道努力了呀。说起那段经历,老爸总是一笑。他这招够狠的。不过想想,我们敢不敢用这一招?打死我也不敢。

读好书很重要吗?当然。虽然咱们大学读的是南开,考研的时候,还是下了一番功夫,才考上了中科院的一个所。老公呢?班上一半人出了国,有几个不想继续读,剩下的学生,都没有保送名额多!想想真是气人!(还有更气人的,我好不容易考上的那个导师,最后要了老公,我没办法又另外去找的导师。当然那时我和老公还不认识,冤家呀)
所以上个好大学,以后很多事情会相对轻松些,就算工作了,老板也会比较重视,至少一开始会留一个深刻印象。当然对你的期望也会高些。

那么牺牲童年的快乐,甚至健康去追求好成绩,值得吗?我认为不值得。所以从来没有逼着其其学什么。(不过这个家伙也不用逼,求知欲太强,凡是接触到的东西,都要整明白)不知道等上了小学,我还能不能这么轻松,但愿我能。

其实真正重要的,应该是读书时培养起来的能力,比如掌控时间的能力、自主学习的能力、理解力、表达能力,以及日常培养起来的与人交往的能力、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。
我们一起努力!.

TOP

回复 #11 玫瑰玛丽 的帖子

哇!你现在真地入流了,能参加这种晚宴。晚宴有多少人参加,说来听听,让我们也掌掌见识。

我们这儿现在在模仿飞黄腾达做客户感受方面的’游戏‘。昨天在上班时大家看了一集。我的瘾上来了,跑到书店里买不到。你上次在哪儿买的?.

TOP

回复 #18 stef 的帖子

科特勒又来了?去年也来过,在我们公司发了一堆请柬,又做讲座又是宴会,没人去。今年又来捞钱了。我原来还看少了一个子,还以为是另一个老人家来了,在想,那个人做营销之“父”可能还靠得上点边。.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Sally妈妈 于 2006-10-21 21:32 发表
科特勒又来了?去年也来过,在我们公司发了一堆请柬,又做讲座又是宴会,没人去。今年又来捞钱了。我原来还看少了一个子,还以为是另一个老人家来了,在想,那个人做营销之“父”可能还靠得上点边。
同意..

TOP

回复 #19 Sally妈妈 的帖子

说起捞钱。以前一个老外每到周六打我电话,要我去他家说有个小会,我想我去了不是傻拉。越不会越打的起劲最后换手机。后来告诉偶老板,老板告诉我不去是对的。.

TOP

回复 #19 Sally妈妈 的帖子

我工作十一年了,如今到了瓶颈.凭我的勤奋和一点还不错的悟性,做到如今我在同级别同事中已经是学历最低的.我做得不比别人差.只是做不上去了.缺什么?就是硕士学位,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验.如果都没有,那么就是要经常和老外近乎近乎,理解人家的文化和习性.说白了就是这些噱头.除非我说我今天混到这步就行了,要不还真不能BS这些噱头.有些公司,你上不上,一两天还行,一年半载,对不起,不进则退,走人.可我得养家糊口.

这些都是表面的.其实很多噱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.当工作的一定阶段,你把所有的理论都化成经验了,这时候的确需要一些新的理论来提升.如果人不觉得,只是说明暂时还没到这个耗尽已知知识的阶段而已.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走在我们前面.甚至很多人文的东西也值得我们学,毕竟人家的各社会阶段也在我们前面,人家已经都经历了,我们还在走人家走过的路.

不过销售之父的东西是很玄乎的,的确对大部分的营销人员来说没有太直接的帮助.有点象奥数,学有余力就学,搞不懂也无所谓的..

TOP

我们认真读书,勤奋工作,也许就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自己的人生。特别在人口众多的中国,有机会去选择就是幸福呢!
可以选择结婚或者不结婚,因为不必去依靠他人生活
可以选择在国内也可以出国,因为有足够的学历和资历
可以选择生孩子也可以选择不生,因为孩子不是生活的全部
可以选择回归家庭也可以做职业人,因为都可以驾轻就熟

又有多少人可以这样自由的选择的呢,现在的生活是你的选择,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幸福和痛苦的一面,你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了吗?

如果我们不优秀,如果我们不努力,为了生活也许就别无选择。所以我们的孩子也优秀,我们的孩子也要努力!有点极端了~~.

TOP

相反

也许我是个反例.我觉得自己是聪明的,因为从小一直保送的(一直是省市重点学校) ,也许父亲的高压政策让我逆反,可以这么说:从小学到大学,有三分之一的课我是逃掉的.

我读书是因为想排解心中的郁闷.父亲对我的不喜欢很长时间影响了我对生活,事业的态度.所以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好逸恶劳地生活,我必须为自己打下可堪温饱的经济基础,才不至于落下话柄.所以,我学得很杂,只为了有谋生的本领.我手上有一大堆证书比如会计师,报关员,人力资源,仓储等等.当然后来,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

在打好一定的经济基础后,我自我放逐了很长时间,直到谈恋爱,结婚.生子.现在我想,原来,我很适合成为全职妈妈的.情感上我很依恋LG,孩子,经济上无可非议我完全自立.

啊,好象跑题了,懒得改了 .

TOP

回复 #22 stef 的帖子

同意你的一些观点。外资公司十年的游走经验告诉我,那个玻璃天花是真的存在。没有一张外国护照,没有多年的外国生活经验,一个LOCAL的孩子再花多心思在工作上,付出再多辛苦的奋斗,基本能做到中层或中高层的职位,而那些MANAGING DIRECTOR以上级别的管理人员,基本都是老外,香港人,台湾人来担任的。偶尔有个把出头的可真是凤毛麟角,自己都得打足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每天伺候着,生怕被老外看扁了去。有时生气也没办法,谁叫我们不跟人家在一个圈子呢。

说到圈子,要进入需要有同样的文化底蕴,生活基础和相似的习惯和见识来做敲门砖,而说到这些,又回过头来需要有多年,最好是初,高中时代就开始的国外生活经验,否则单纯只是和那些老外厮混或套近乎的话,人家可能对你也蛮热情蛮客气的,但那是外热内冷,不把你当一家人看的。

一家之言啊,也是看到了发了通感慨,算是抒发点不平之气哈。其实我本来的意思是说,外国的什么“家”来中国交流传授经验什么的我们当然热烈欢迎,只是动不动就抬个什么什么‘父”的噱头就不大好了,欺负我们中国人没见识啊。哈哈!.

TOP

原来我们差不多啊!真是'不打不相识'.

有个操心的家,出国是没戏的了.我这两天寻思着混个MBA来延长职业生涯吧!可是周末就泡汤了.估计每天都要灌很多安利的药品进去,要不身体撑不住啊.

再个方案就是拿现在的底子,能做几年算几年,另外拿些钱先搞个小店,算是付学费,为失业后自己开店学点经验..

TOP

我常对儿子说读书是为了学本领,为了能有将来独立的资本。学得好,学历高就会有更多的资本和机会。我是这么理解的。而我自己学历不高, 又懒又不上进已对自己失去了信心。三十好几的人眼下是安于现状过好余生的打算。
我羡慕能刻苦,能隐忍,能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的人们,也为他们辛苦的获得拍手叫好!那是他们的收获。而我自己不努力还妄想收获是不现实的。年少是时也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心里却很茫然,没有方向。如今,我只会安于现状,努力过好日子,教育好儿子而已!.

TOP

我也一直很彷徨的,工作12年,这个行当该有的证书都有了,工作的努力,让我比同龄人获得更多,可是现在却做起了全职妈妈,呵呵.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springmum 于 2006-10-20 22:09 发表
小时候一直名列前茅,单纯的理想就是将来当个科学家;之后上了名牌大学,算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;之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,给了忙碌的父母一个安慰;之后有了幸福的家,把所有的心思放在LG身上;再之后有了可爱 ...
同意的. 幸福的含义各不相同.读书的目的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去追求幸福啦.呵呵!.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蜜元妈 于 2006-10-23 12:57 发表
我们认真读书,勤奋工作,也许就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自己的人生。
.

TOP

回复 #25 Sally妈妈 的帖子

嘿嘿,说的好。

人呀,在这个层面上,只能阿Q一下了。。。

我是非常不喜欢参加各种所谓的聚会的。由于文化差异,不可能融入他们的圈子的。

反到是和WW的妈妈有更多的共同语言。。。。乐此不比 啊!.

TOP

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,各位的见解受启发,最简单的理由是为了孩子以后的生存,家长不得不扮演陪读的角色,WW网上有的家长真是让人感动,为孩子全心付出,细致啊。但难道在这个过程中,不也享受到了身为父母的无限快乐吗?.

TOP

回复 #14 ql7788 的帖子

,真正的满足不会只来自物质的,精神上的更重要,这个讲究物质的年代,只会让更多的人浮躁,年轻人太重物质,终会失去目标空虚的。.

TOP

理解。理解。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。
科班道路与楼主差不多。可能正是这样的一群人更会作这样的感想。
当然,实际上,可能任何人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喟。

现在,我想,人终其一生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。
大多数人为子女选择了接受教育,来作为通往自由的途径。

实际上,并不是教育成功得到自由,而是劳动成功得到自由。
我们在接受教育时,是因为非常勤劳才得到了成功;
但我们常常忘记我们是劳动成功的,总以为我们接受教育成功,就必然通向另一种成功。

有些人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,但他也成功了,
就是因为他一直非常勤劳地钻研着某方面所以成功了,
不管这方面是令人不齿的搞关系,倒买倒卖,
究实质都是他狠狠地下了功夫。

然而,读书的成功很容易被夸大被夸耀被高调成一种压力,
当别人殊途同归时,
读书人是最容易心理不平衡的,
这是咱中国人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的狭隘思想在作崇。

读书是劳动,别的也是劳动,
如果我们一直感觉到自己不够成功,
可能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喜好,
在喜好面前,可能只有忘我,没有所谓的成功二字,
这个时候,就是得到了自由。
当然,这是极其理想的境界,
大多数人,就会像我也像楼主一样,难免发出如此的喟叹。.

TOP

发新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