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 12
发新话题
打印【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】

[婚姻] 转~~~她宁做情人的奴仆,不做丈夫的公主

转~~~她宁做情人的奴仆,不做丈夫的公主

在某个博客上看到的,有些启发,转来大家看看。。。

(一)
有句话说什么好都不如命好,小雅就是名符其实的命好。她的爸爸是部长级的干部,虽然这在北京实在算不上是多了不起的官,但保证家里的生活优渥、舒适还是绰绰有余;她的妈妈是医生,在已有了两子一女后,四十岁时意外地怀上了小雅。小雅出生时,最小的姐姐都八、九岁了,全家人对待她像捧着个洋娃娃一样,那真是集了三千宠爱于一身。

小雅长的也讨人喜欢,大大的眼睛,小巧的嘴巴,活泼开朗,举止有度,俨然是个乖巧可爱的小公主。

大鹏家和她家是邻居,两人从小一起长大,五岁时大鹏就当众许了愿长大要娶小雅。他一直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,品学兼优,轻轻松松考上北大。虽然有学多女生仰慕他的才华横溢和翩翩风度,但他的心里从来就只有一个小雅。

他上大二时,小雅要考大学,天天啃书本啃的唉声叹气,大鹏一边帮她复习一边告诉她:“放轻松点,上不上大学都没关系,反正以后我会养着你。”

小雅好歹考上了一所三流大学。大鹏无论多忙,周末肯定来接小雅回家,周日晚上给送回来,学校里人人皆知小雅有个北大的男友,一表人才,大学几年里没人敢追小雅。

小雅父母对于这件事是乐见其成的,他们看着大鹏长大,知根知底,大鹏对于小雅的宠爱和他们比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对于他们来说,为小雅找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优秀的男友很容易,难的是找到一个真心对小雅好,把她捧在手心里的人。所以小雅妈在小雅上大学后,常吹耳边风,不许她和其他男生有什么瓜葛,要一心一意对大鹏好。

小雅和大鹏在一起已成为一种习惯,况且他人出色,又对自己百依百顺,同学们都羡慕的流口水,自己说不出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。

大鹏一直在做着出国的准备。等到小雅毕业了,他们领了结婚证,办了酒席,两个人风风光光一起奔向大洋彼岸。

到了美国以后,大鹏开始了他紧张的博士课程学习。每天早晨,他把早饭做好放到桌子上,然后准备好自己带的午饭,把小雅的午饭放到一边,才匆匆忙忙去上课。晚上无论回来多晚,先做饭,吃完饭收拾家,都弄好后再研读资料到深夜。

小雅平时根本不进厨房,因为她不喜欢厨房里的那股味道。更是从来不碰抹布一下:“噢,那东西看着好恶心!”

她看看电视,上上网,逛逛商店,给国内的亲戚朋友打打电话,悠闲自在。

每年有小半年时间她是在国内度过的,妈妈劝她趁年轻要个孩子,小雅听了皱眉头:“不要,听说从怀孕到生孩子都可怕死了。”

到了婚后第三年,小雅对于在美国的单调生活厌倦了。她不愿意回美国,每次都是大鹏叫了又叫才百般无奈地回来。回来后,仍然不住抱怨没意思。

正好大鹏有个同学不想继续读博士了,拿了个硕士学位准备找工作。大鹏就叫他到家里来,一方面解决他上网发简历找工作的问题,同时可以陪陪小雅。

这个人叫希,半年多没有找到工作,所以陪了小雅半年。

而后,小雅向大鹏提出离婚,坦承自己爱上了希。

她说:“我从来都不知道恋爱的滋味,和他在一起却体验到了。我现在想来对你的感情就像是对我哥一样,是亲情,而和他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爱情。”

大鹏心痛不已:“我们从小到大这么多年的感情你就这样一笔抹煞了?我对你的感情何止是亲情!你了解他多少?跟着他你哪会有好日子过!”

小雅淡淡地:“不管好日子坏日子我都心甘情愿。”

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炸了锅,她大哥马上陪着妈妈飞到美国来实地考察。当她妈妈看到了女儿嘴里幽默又风趣的人之后,立即明白此人绝非小女之佳偶,遂严厉斥责他的无情无义,连朋友妻不可戏的道理都不懂,并对小雅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。

小雅哭着对妈妈说;“妈,我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爱一个人,我已经离不开他了。和他在一起就高兴满足,就是上刀山我也去。”她妈说:“我看你是鬼迷心窍了,你能找出他有一点地方比大鹏强的,我都不拦你。”小雅说:“他比大鹏强的地方就是他能让我快乐。”

母女俩谁也未能说服谁。

他妈临走放出杀手锏,告诉小雅如果她孤注一掷地离婚,那么离婚也是离家,就是断绝了和家里的所有关系。

来自各方的阻力变成了小雅和希恋爱的动力,自比为朱丽叶和罗密欧,董永和七仙女,卓文君和司马相如,彼此为高压下依然坚定不移的爱情感动着。

但是大鹏坚决不同意离婚。他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、图书馆里奋战,只求快点毕业,带小雅离开这里。

他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,并在另一所城市找到了工作。


(二)
小雅坚决不跟他走,她问大鹏:“爱一个人不是要让她幸福吗?我若跟你走,一辈子都不会幸福的。求求你了,放各自一条生路吧!”

大鹏说:“你如果和我在一起不幸福的话,我会放你走,但不是跟着他。他的为人你根本不了解,就长了一张好嘴,勾引你这样涉世不深的人。”

小雅听了后脸一沉,冷冷地说:“我就喜欢他这个样子。我们两人分开后,你走你的阳关道,我过我的独木桥,过好过坏彼此就各不相干了。”

如此决绝,终于让大鹏心灰意冷。他在离婚书上签了字,孤身一人离开了这个伤心地。

小雅和希也不愿意在老地方看别人的指指点点,很快也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开始了新生活。

蜜月如此甜蜜,希对小雅说:“我是董永,你就是那下凡的七仙女,我们要“我耕田来你织布”地过日子了,我耕田,就是我主外,你织布,就是你主内。”

住在租来的小小公寓里,一切都要自己动手。小雅真得体会到了七仙女的心情:原来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吃苦,也是一种快乐。

她第一次用量杯量出米,按照说明加上水,用电锅做出了一锅香喷喷的大米饭,高兴得又叫又跳,为所爱的人洗手做羹汤原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。

一点一点地,小雅学会了照着菜谱做菜,学会了刷碗、擦地、吸尘、清洁卫生间,那曾经好恶心的抹布现在是不离手了。

希在新城市里找到了工作,有了稳定收入,他和小雅商量买个房子。希的一点积蓄在待业期间花的差不多了,小雅把和大鹏结婚时家里给的陪嫁钱拿出来做了头款,买了希中意的房子。然后希对小雅说:“咱们有窝了,现在就差孩子了。七仙女给董永生了一双儿女,你也得给我生两个啊!”

小雅怀孕了,种种不适中仍然要“主内”。临近预产期时,姐姐终究放不下心,趁到美国开会之际拐个弯来看看妹妹。

一进门,看到小雅挺着大肚子笨拙地在扫厨房的地,她姐一个箭步冲上来,夺过扫把扔到一旁,嘴里喊着:“小雅你在干什么!”扶着小雅坐到椅子上。小雅笑笑说:“姐你干吗大惊小怪的,扫扫地又累不着,医生说了孕妇多动动有好处。一会你尝尝我做的四菜一汤。”她姐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,半晌才说:“你肚子都这么大了,怎么还能做这些呢!”。

吃完饭,希进书房去了。姐姐看着小雅收拾桌子,大肚子顶在水槽边上刷碗,压不住心头怒火,站起来说:“我去和那个人谈谈。”小雅忙拦住她认真地说:“姐,这是我们的家务事,你有什么好说的,你走了我们不是还得过日子吗?”她姐闻言叹口气,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碗,草草地帮她收拾好。

姐妹俩相对无言。

姐姐叹了口气说;“过去……”小雅打断姐姐的话头:“别提以前的事了,我们不都是活在当下吗?我自己选择的路,怎么着也得走下去。按照希的说法,过去我是个笼子中的金丝雀,如今已变成勇敢的海燕,可以在暴风雨中翱翔了。”

她姐听了脱口而出一句脏话,不解气,又骂一句王八蛋。

然后忧心忡忡地问:“你一个帮手都没有,坐月子怎么办?”小雅说:“国外哪有人坐月子,生完孩子第二天就去逛商店。”姐姐气得七窍生烟:“你被他洗脑了!你能和人家老外比,体质都不同。我看你还是和我回北京吧。”

小雅低下头:“我回不去了。”过一会儿抬起头若无其事地说:“人家航空公司不会让我上飞机的,有的公司规定怀孕33周就不能登机了。”

第二天一大早,姐姐就出去了,直到晚上才回来。拿出一个纸袋放在桌上,对他们俩说:“小孩出生后,事情比想象中多的多,我那时有两个保姆帮忙,还累得要死要活,小雅和孩子一定要有人帮才行。我找了一个保姆,定金和第一个月的工资已经付了,明天来上班。这是两万块钱,足够付保姆一年的工钱。就算是娘家人给孩子的贺礼了。”

小雅忙说:“姐,我不要这钱,你拿回去吧,我没事的。”希在旁边发话了:“既是姐的一点心意,你就别推三阻四的了。”小雅看看他,张张嘴想说什么,又吞了回去,默默地把钱收了起来。

她姐看了这个情形,暗自叹气。

临走,小雅趴在姐姐的肩上半天没抬起头来。最后,低声说:“别跟爸妈多说什么,告诉他们我挺好的。”


(三)
几天后,小雅生下一个女儿。姐姐帮她请来的保姆负责做饭、打扫卫生。小雅自己没日没夜地带孩子,才知道一个小孩子能制造出多少工作来。有时候精疲力竭地躺在床上,会暗自庆幸姐姐给解决了大问题,否则自己大概连饭都吃不上了。

满月后,希把保姆辞掉了。他对小雅说:“家里有个外人真别扭。咱们三口关上门过日子多自在。你姐拿来的那两万块钱我看就放到房贷里吧,我算了算,有这两万块钱,咱们可以提前五年还清房贷,少付多少利息。虽然现在吃点苦,为将来着想,咱们老了以后的生活就轻松了。”小雅听了,瞪大了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
希出身贫寒,从小在饭都吃不饱的环境中长大,所以对于金钱特别缺乏安全感。平时买东西都是有八毛九一包的面包绝不买九毛九的,省钱攒钱是他对于钱的主要态度,对于利益的最大追求是他的生活态度。小雅心知他辞退保姆的真正原因是不舍得花钱,可是自己和孩子真的需要啊!她张了张嘴,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讲出来。恋爱时,希的伶牙俐齿、狡猾诡辩在她眼里是那么新奇好玩,那么风趣幽默,那时他的强势让她有种被征服的快感。如今两人有了争执,她哪有一点招架之力。自己说了也是白说,干脆就不说了。

就像是一棵野草和一朵温室中的小花,放在同一个环境中,野草最终会把资源占尽,生长的蓬蓬勃勃。

小雅直到和希生活在一起才意识到钱是如此重要的东西,有人会把它看得高于一切。高于感情,高于生活质量,更是高于情调品位这些东西。可悲的是对此有了深刻认识之时她自己手里没有一分钱。

对于希在生活中凡事以价格便宜为决定因素的态度,她早已无所谓了,可是对于孩子的一切她希望即使做不到买最好的,至少也能买新的,希的工资给孩子置办东西绝对置办的起,干吗非得拼了命一样的攒钱。看着希一样样从“庭院义卖”(Yard Sale)搬回来孩子的床,安全椅,衣服……,小雅黯然。希振振有词:“在我们老家刚生的小孩都特意捡别的孩子的旧衣服穿,这样孩子才好养。再说这些衣服就跟没穿过一样,都是名牌,买一件都得几十块钱,我们花几毛钱就给孩子穿上了,多合算。”

希也是一肚子的苦水。当初和小雅在一起,被她举手投足间的优雅、洒脱迷住,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活的这么随性、气定神闲的人,那是从未领略过的风情。如今实实在在生活,方知那些东西放在别人家里时好看,在自己家里就碍眼了。别人的老婆里里外外一把手,上学、打工都不耽误生孩子,这一位做点家务活已经是天大的委屈了,竟然还要请保姆。他觉得吃苦耐劳是再正常不过的,是他周围人人都具备的品质,否则怎么生活。没让小雅出去工作赚钱,自己养着她在他眼里已经是对小雅好到极致了。家里少一个人赚钱,当然花钱就要计较了,开源节流,不能开源只好节流。如果都像小雅那样看好什么买什么,工资再翻几倍都不见得够。

两个生活观念有着天壤之别的人,仿佛是一只鸟和一只鸡生活在一起。


小雅如今脚踏实地,方知人的潜力可以无限挖下去。她自己带孩子、做家务,昏天暗地,偶尔得一空隙,倒头便睡,已是最大享受。


(四)
小雅给孩子取名叫“晶晶”,因为她是妈妈爸爸爱情的结晶。两个人看着孩子粉嫩的小脸,舞动着的小胳膊小腿,打哈欠的样子,无不可爱的令人心醉,心里充满初为人父母的满足。

女儿喝了多少奶,拉了几次臭臭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,两人现在又有了说不完的话题。

日子忙碌而温馨,像流水一样的过去,转眼孩子一岁了。

这一年,是小雅在精神上最舒畅的时光,心被女儿占的满满的,已没有任何空间让其他思绪占据。

这时,小雅在希的要求下又怀孕了。

小雅在忍受种种孕期不适的时候还要照顾女儿,方知第一次怀孕是多么轻松的时光。有时和希说说弯腰领着女儿学走路让自己多么恶心、难受,只会换来一声:“又不是第一次怀孕,不都经历过吗?”

那时眉头轻蹙、手捧心窝的自己是西施,如今已变身东施,不想让人厌弃,只有隐忍一途。

一般人怀孕都长体重,小雅的体重却在下降,医生一直担心孩子发育不良,小雅知道只要让自己美美地睡上几天,体重肯定会长回来。

儿子未足月就来到了这个世界。

生完孩子第三天,小雅刚回到家,女儿就喊饿。赶紧点上火做饭给她吃。水槽里堆得山一样的碗盘,挽起袖子刷干净,再喂饱女儿,刚想爬到床上歇歇,儿子又醒了要吃奶……。

很快小雅的嗓子就哑的说不出话了,终于知道的确有许多女人因着各种原因不坐月子的。

给姐姐发去邮件,称一切都好,都好。看着放在键盘上的鸡爪样的双手,两眼干涸。

她不去想自己快不快乐这样的问题,但她知道两个孩子是快乐、幸福的,希也是快乐而满足的。只要她按照希的指示做,希就不会批评指责,而会向她露出笑容,

她也从不去想如果……就会……这样的事,她知道生活中没有假设,她所能做的就是尽为人妻、为人母的责任。她好像从没有时间为自己做点什么,包括体检。

她感到生活像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河,自己好像是个纤夫,一直在吃力地逆流而上。


两年后,她的疲惫和绝望在身体上体现出来,她得了癌症。

因为希无法照顾她和孩子,也因为小雅家人的急切召唤,希把小雅和孩子送到北京。这是希第一次到小雅家来,看了小雅父母家里的情形、她哥哥和姐夫的行头和派头,看了他们全家人对小雅的呵护,希心里五味陈杂,终于明白刚认识小雅时,她那身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是从何而来,也真正明白小雅和他在一起过的是怎样的日子,因为即使是她姐姐家的保姆都比小雅轻松自在。

小雅回到家中,见到亲人,脸上的愁郁之气一扫而空,露出久违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小女孩般的笑容。

母亲请来北京最好的医生为小雅做了手术,紧接着就是系列的化疗。

希因为假期有限,在小雅手术后只身返回美国。


(五)
几个月过去了,小雅虽然被化疗折腾的头发脱光,但精神健旺。回到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中,累积的疲惫慢慢地被释放掉,她的精神仿佛得到了解放,像一朵快枯萎的鲜花又绽放开来。每天悠闲地读读书,看看画册,看着几年没看上的好电影……。

姐姐把两个孩子送进了幼儿园,每天傍晚带他们来看妈妈,小雅听孩子们讲在幼儿园发生的事,脸上是舒心满足的笑。

这一天护士和小雅聊天提到她住的单间病房的价格,让她猛然想起希走时并没有把随身带的钱留给她,即使留下来也根本不够付手术费和住院费的。那么一定是哥哥或姐姐给垫付了。

小雅一番思量后,给希打电话,和他商量是不是先把房子卖了,拿出钱来付医疗费。希在电话那头愤愤地说:“房子怎么能卖!卖了我们住在哪儿?再说就是卖了也不过是拿出十万、八万的,对于你哥哥姐姐来说还不是九牛一毛?你住那么高档的地方卖房子的这点钱哪够填无底洞的?”

小雅听了后怔在那里,电话从手里慢慢滑落……。

她的病情从此急转直下,光景一天不如一天。



大鹏此时正好来北京谈项目。他在硅谷创立了自己的公司,业务蒸蒸日上,娶了个模特妻子,已为他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。

他妈妈给小雅妈妈打电话,说应该告诉大鹏有关小雅的事,否则将来大鹏非埋怨不可,况且他们夫妻一场,也许小雅也有见面的愿望,小雅妈同意了。

大鹏听他妈说了小雅的状况,二话未说直奔医院而来。一进病房,他的心仿佛被大锤狠狠地敲了一下,愣在那里喘不过气来。昔日丰润优雅的可人儿,如今槁木一般躺在那里,这个人怎么会是小雅!

他强压下涌上来的泪水,走过去握住小雅的手,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。

小雅此时已是泪流满面,说:“没想到我走之前还能和你见上一面。我知道你现在生活得挺好,这让我的罪孽减轻了许多。谢谢你,过去和现在为我做的。”

大鹏紧紧地握住她的手:“别瞎说,现在医学这么发达,哪有治不好的病。我们都还年轻,前面还有长长的路要走。记得你一直想到加勒比海和撒哈拉沙漠去玩,等你病好了,我领你去,我们可以组个团,拉上亲朋好友一起去。”

小雅虚弱地点头,“好,我和你去。”然后就闭上眼,昏昏睡去。

大鹏出了病房,终于抑制不住,号啕大哭:“都怨我啊!都是我的错!当初如果不是我引狼入室,小雅怎么会到这个地步!”小雅妈边抹眼泪边说:“傻孩子,怎么能怪你,俗话说,天作孽犹可活,自作孽不可活。这是小雅自己的报应。”

第二天,小雅把家人都叫到病房,让不到五岁的女儿拉着弟弟的手给舅舅、舅妈和姨父、姨妈跪下,上气不接下气地说“这两个孩子只有拜托给你们了,你们只要拿出对我的好的一分给他们,我就瞑目了。”姐姐听闻,早已哭成泪人,扶起孩子说:“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……”就再也哽咽不出话来。

小雅当天走了,平静地。

家人为小雅开了个小型的追悼会,把她安葬在家族墓地中。

希因为当年的假期已用光,所有未能前来送小雅最后一程。

而大鹏一直在场,小雅妈说:“小雅有夫有子女送行,走得算是完满了。”



追求爱本身并没有错,错在爱错了人。就像杜十娘,平生阅人无数,最后托付终身时仍是看走了眼。

只好叹一声红颜薄命。



(续)
小雅走了!她走了!!




希下班回来,看到电话留言机的小灯闪烁,摁下按钮,是小雅姐姐的声音,听到了这晴天霹雳般的消息。




他呆立在那里,大脑如同宕机了一样空空如也,没有任何反应。




不是说化疗效果很好吗?不是说精神越来越好了吗?怎么会突然说走就走了?




呆呆地坐在厨房的椅子上……,




再抬起头,窗外已露出鱼肚白。



他站起来,昏昏庸庸地想,我要回去见小雅最后一面,要回去。




拿起电话拨到北京,张张嘴,竟然发不出声音来,对方“啊、啊”了两声后就不耐地挂了电话。




他倒了一杯冷水,“咕咚咕咚”地灌下去,清清嗓子,好像能讲话了,又拨号。




是小雅的一个哥哥接的电话,一听是他,劈头盖脸地谩骂、训斥远隔大洋如利箭一样“嗖嗖”地射了过来,那一句:“小雅就是让你这个下三滥害死的!”




利箭穿心,他捂着胸口喘不上气来。



上一次送小雅回去治病,他深深感觉到她家人对他的敌意和轻蔑。小雅在旁边的时候还能维持起码的礼数,小雅不在场的时候,他们都视他如无物。



虽然他们都富有高贵,如果不是为了小雅,他却也不用来高攀!



他家人不是什么都提供最好的来照顾她吗?自己远在美国,怎么最后就变成自己害死了小雅?



希放下电话,心中的一股气简直要炸开了。



转念想到小雅,其它的所有的情绪都像一阵轻烟随风飘散,满心满怀都是悲痛欲绝。



没有了小雅,她家的人对他来说算什么?



他再拨去电话,这次是小雅妈妈接的电话,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痛从电话线里缓缓流出,她讲了小雅病情直转而下的原因,讲了小雅最后的情形,告诉他大鹏现在正在北京操办小雅的后事……。



大鹏竟然也在?



希心中气恼、愧疚、嫉妒、悲哀……,五味陈杂。



想当初大鹏拗不过小雅,决定放手的时候,曾私下找希谈过一次,说他之所以成全他们,是因为他希望小雅能像她自己想象的那样得到幸福,如果小雅以后有什么三长两短,他不会放过希。




希仍然记得自己当时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让小雅幸福。



可并没有保证要让她长寿。



希愤愤地想,小雅是心甘情愿跟着自己的,她得病了、走了,难道自己作为丈夫不是最难过的一个吗?

为什么他们把过错推到自己身上?



只是,这北京似乎回不去了,听小雅她哥和她妈的口气,竟是恨他入骨。



何况他该怎么去面对大鹏?那里,哪有他的立足之地?



于是他告诉小雅妈,自己的假期已用完,不能回去了。




希一个人在诺大的房子里转来转去,从一个屋走到另一个屋,漫无目的地转着,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,小雅走了。



而她妈竟然说是因为自己不同意卖房子小雅才万念俱灰、失去生存意志的。



小雅不可能这么傻,会为这点事放弃生命。



明摆着的事实,小雅家无论是她哥还是她姐根本就不在乎那点住院的钱,什么都安排最贵最好的,一副他们负责到底的样子,怎么轮到卖自己家辛辛苦苦每个月付按揭才能住下去的房子?

何况卖了房子的那点钱也根本不够,最后还不是得她家出,何苦搭进去房子。



这房子是他们的家啊!



尤记得刚搬进来的时候,小雅就是这样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转悠,满脸的喜悦和兴奋,搂着他的脖子跳啊、蹦啊,说:“这就是我们的家了!我们以后有自己的小窝了。”




来到厨房,他记起小雅第一次做饭的情景,他手把手教她怎样量米、量水,怎样接通电源,按下开关。




然后教她怎样打散鸡蛋做炒鸡蛋。中间他去接了个电话,回来小雅得意洋洋地告诉他鸡蛋炒好了。




等到饭做熟了,小雅高兴啊,她为他盛了一碗饭,为自己也盛了一碗,吃一口,歪着头笑着对他说:“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大米饭。”



现在终于知道,对于他,那何尝不是最好吃的一碗饭!



等到他挑了一筷子鸡蛋放到嘴里,愣在那里,小雅看他的表情,也连忙挑了一筷子,两个人相视而笑。



他是调侃的笑,小雅是懊恼的笑。



她忘了放盐,也许是不知道要放盐?



他拿了酱油,倒在鸡蛋上,那是多么美味的酱油鸡蛋拌饭,只因里面有爱情的滋味。



后来,小雅天天都到网上搜菜谱,学做菜,不久后在他生日的那天,竟然作出了四菜一汤,其中包括一道色香味俱全的“翠花排骨”。



他尤记得他不住嘴地夸着:好吃,好吃,并大快朵颐的时候,小雅放光的脸上全是幸福的笑容。



希来到阳台,望着月光下的院落,想起搬进来不久,小雅和他坐在阳台上赏月聊天,说起她从小在少年宫学过跳舞,他怂恿她挑一个给自己看看。



小雅于是光着脚在草地上翩翩起舞,白色的裙子在月光中飘动旋转着,舞姿轻盈曼妙,整个人仿佛是个下凡的精灵。



恍惚间,仿佛那个白色的身影就在草地上看着他,风吹过树丛,发出“沙沙”的声音,希仿佛看到了裙据飞扬……。



小雅,可是你回来看我了?



你还念着我对不对?



你没有怨我对不对?



我们曾经共度了无数的好时光对不对?



希再也抑制不住,憋在心里已久的伤心悲痛终于化作泪水滚滚而出,扶着栏杆的手慢慢滑落,一个人跪在阳台上号啕大哭不止……。



小雅走了,带走了家的所有的气息,这房子变得如此的空荡冷清。希每天下班回来,行尸走肉一样,坐到一个地方就不再动弹。



他当初不卖的房子变成了心中的重担,那个问题像个定时炸弹一样时不时地在脑海里响着:“如果当初同意卖了房子,小雅是不是就不会走?”



日复一日,他被这个问题困在了这个房子里。



他心里思念儿女,也不想一个人再独处下去。知道小雅的哥哥姐姐经常往美国跑,所以不断给小雅家人打电话,让他们给孩子们带过来,对方总以小雅的临终嘱托为由推脱。



半年后,女儿已到了上学的年龄,他言辞激烈地和小雅姐姐讲,必须让孩子回加拿大接受教育,现在他才是孩子的监护人。



最后小雅姐姐答应把女儿送回来,儿子等到了上学年龄时再说。



女儿回来了,家里终于有了一点生气。



希也像活过来了一样,脸上不再木然。



看着女儿长得越来越像小雅的脸,他常常忍不住就把她使劲抱在怀里,仿佛抱住了小雅的一点点影子。



只是一个人又工作又带孩子,心力交瘁。



小雅走了不到一年,他的头发竟然花白一片。



胸口仍然时不常地痛着。



又过了一年,希决定回国看看父母,顺便把儿子带回来上学。



他和女儿先到了北京,想先去看看小雅,再领着两个孩子回老家见爷爷奶奶。



当他敲开小雅家的门,门里面的小雅妈愣在那里。她难以置信仅仅两年的时间,希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,眼神黯淡,满脸的憔悴与失意。



第一次见到他还是个鬼怪精灵的大男孩,那年送小雅回来时他虽心情沉重依然眼神明亮,生气昂然,如今竟然苍老至斯!



对他满腔的敌意此时只换成了一声叹息。



第二天,小雅姐姐开车拉着他们一家三口去小雅的墓地。



希看到墓碑上小雅的照片,扑过去,抚摸着那依然灿烂的笑脸,入手冰冷一片。



泪飞顿作倾盆雨。



人天永隔,老天何其残忍!



小雅,你又怎么忍心!



实际上,是走的人更轻松吧?一了百了,活着的,心灵上永远背负着的不尽的思念和自责……。



回程的路上,希和两个孩子坐在后坐。他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致,突然一阵眩晕,心中剧痛,手扶在胸口,想开口竟然说不出话来,人一歪,就斜倒在车座上。



到家后,小雅姐姐从另一侧开门让两个孩子下车,问孩子,爸爸怎么了?



儿子奶声奶气的说:“爸爸睡着了。”



小雅姐姐感觉不大对劲,探身进去叫他名字,又伸手推推,毫无动静。



她大惊失色,转到另一侧打开车门,



希已然停止了呼吸。



她匆忙拉他去医院,医生回天乏术。



希,就这样走了--在不到四十岁的壮年。.

TOP

无语,只能深深的叹息。。。。。。.

TOP

什么叫门当户对?本不属于同一世界的两个人即使走到一起最终也是以悲剧收场!.

TOP

前世的冤孽.

TOP

一声叹息.

TOP

是的,看着这篇文章,有点明白我和孩子他老爸的差距了,虽然和他的矛盾不如他们的差异,可是依然折腾到彼此痛苦到极点,只是,我少了一份小雅的雅量和耐心,他们家多了父母的闹腾,所以,早早的分开了,再次深深深深的理解,门不当户不对的痛苦。
也开始相信,为什么整整四年里我觉得彼此冷淡,只是觉得他每两周来看一次女儿,对于女儿的成长有好处,而他觉得,来看女儿,是想要重新在一起的表现。
何其大的差距,无语,伤痛.

TOP

看了心堵的慌.

TOP

一切皆由天注定。
婚前的二十年把她一辈子的福都享完了。.

TOP

这就是人生................

TOP

和你生活在一起的可能不是最爱的,但有可能是最合适的。.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宇毛妈妈 于 2008-7-3 10:59 发表
一切皆由天注定。
婚前的二十年把她一辈子的福都享完了。
是哩。.

TOP

呵呵,这是蔡真妮的博客上的文章哦,我看了好多遍了。很不错呢.

TOP

叹息.

TOP

看的真感动啊!
这就是命吧!!!宿命!!!.

TOP

命~~~逃不过! 但是有一点是真的: 两个世界里的人真的不该在一起生活,很痛苦的..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yusky 于 2008-7-2 16:04 发表
什么叫门当户对?本不属于同一世界的两个人即使走到一起最终也是以悲剧收场!
同意.

TOP

一物降一物.

TOP

看过,心闷.

TOP

宿命.

TOP

悲.

TOP

伤感中!也许这就是人的宿命吧!.

TOP

做错事就应该付出代价,身在福中不知福,就是养的太好了,现实中这种事情不太多吧,小说而已.

TOP


还能说什么.

TOP

伤感,最可怜的还是两个小孩。.

TOP

没什么可说的!.

TOP

瞎编的故事而已.
类似琼瑶或者岑凯伦, 多金多情5的帅男+不食人间的美女..

TOP

无语.

TOP

看到过类似的情节,尤其是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场景,甚至咬牙切齿地发现连那个"希"的形象都特别相似,不禁为我的那个"她"泪流满面,罢了,罢了,管他什么道义伦理,我一定要阻止类似的悲剧重演.

TOP

不行,压抑得慌 .

TOP

看了,止不住的泪水。。。.

TOP

看了,止不住的泪水。。。.

TOP

面包和爱情,该选择什么?
爱情让人迷失自己,怪只怪爱情不能永远维持高热度..

TOP

叹~~~~~.

TOP

尽管结局悲惨,可3个当事人毕竟都过了他们认为幸福的生活,也没什么遗憾了。
人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。.

TOP

tan.

TOP

一声叹息啊~

女儿找朋友的时候,豁出去和女儿翻脸,也要找个合适的,能够照顾女儿的。唉,感情的事情,又怎么说呢......

TOP

这个标题好像不恰当哦。.

TOP

孽缘.

TOP

呵呵,当小说看还行.
干活是死不了人的..

TOP

无语.

TOP

引用:
原帖由 yusky 于 2008-7-2 16:04 发表
什么叫门当户对?本不属于同一世界的两个人即使走到一起最终也是以悲剧收场!
.

TOP

.

TOP

已经看到过好几次关于门不当户不对(其实就是思想生活观念不同)造成悲剧的故事,也不管真假,这故事的希还好还不能算是恶毒的人,因为曾在天涯上看到过一真实版的故事,男方及其家人最终逼的女子在月子里跳楼。对希不可原谅的地方,就算是因为从小穷的原因,但穷不等于就是不会体贴人照顾人,不等于就是拿着别人的东西认为就是自己的东西,这是最不可原谅的。难道,贫穷真的也会影响一些人的品格?我时常会自己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自我的两方面辩论,没有事实依据,也不好得出结论啊。.

TOP

心里憋的慌

跟适合自己的人一起生活吧,即使你跟另一个爱的死去活来,生活很磨人的,爱也会被磨灭.

TOP

穷,所以早就领略了世态炎凉。
心,早就冷了。.

TOP

提示: 该帖被自动屏蔽

TOP

.

TOP

.

TOP

不管怎样,小雅和希当时是真心相爱的。只是不知小雅临终前是否后悔?是否还爱着希?是否认为希并不真爱她?所以病情才会急转直下哦!
这个故事是真的吗?.

TOP

百货中百客,一物降一物,她自己愿意的,死也无憾.

TOP

 70 12
发新话题